资深媒体人 于卡报道祁门县红茶产业
唐咸通三年(862年),歙州司马途《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》称:祁门一带“千里之内,业于茶者七八矣。……祁之茗,色黄而香”。
祁门县位于安徽南端,黄山西麓,毗邻江西,有“安徽南大门”之称,华东最大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雄居其间,是著名的“中国红茶之乡”。
祁门自古以来盛产好茶,而红茶生产却始自近代。光绪二年(1876年)余干臣设茶庄,试制红茶。祁门茶商胡元龙也在这期间接受了余干臣的建议,在祁门改试制红茶。经过不断改进提高,终于制成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的上等红茶,胡元龙、余干臣也因此被视为祁红创始人,世人称为祁红鼻祖。
祁门红茶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“中国红”“祁门香”“群芳最”。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获得金质奖章;1980年~1995年四度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;198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二十六届国际优质食品博览会上再夺金牌;2015年巴拿马金奖百年,祁红于米兰世博再摘金牌。
祁红与印度的大吉岭、斯里兰卡乌伐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。祁红是在初制中经发酵工序加工成的茶叶,泡出的茶汤和叶底均呈红色。香味似花香、似果香,又蕴有蜜糖香,国际市场称其为祁门香,英国王室视其为“茶中英豪”和“群芳最”。
环砂茶园
好山好水孕好茶
近年来,祁门县倾力打造祁红系列品牌,积极扩大茶叶基地建设,并结合现代生态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等,积极开展茶园观光旅游,有机、绿色和无公害茶园打造,产地认证及产品认定,茶叶品牌打造、宣传、推介以及茶产品展示等工作,进一步加快祁红产业发展壮大,打响“祁红”名片。享誉世界的祁门红茶产业,在明媚春天里不断书写着新精彩。
在祁红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,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依托祁红品牌和茶资源优势,全力推进祁红品牌振兴和祁红产业发展“2111”计划,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。数据显示,2015年一年茶叶产量6850吨,产值7亿元,茶叶综合产值22.5亿元,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突破4500元大关。计划到2020年年末,全县红茶基地达20万亩,茶叶产量达到1万吨,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,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10,000元以上。
一片茶叶,牵系着万千发展梦想。祁门县从茶叶品质入手,抓细抓实,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。加强对连片茶园的备案管理,对全县公路沿线183片连片茶园实行了插牌管理制度,明确负责专人,确保茶园安全;鼓励茶农积极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繁育和建设,加大祁红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;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,开展绿色茶园示范基地建设;推动茶园病虫害统防的新模式,同时提升祁红标准化、清洁化加工水平;新建、改建30家高标准的茶叶初制加工厂;在全国建成国内首条祁红工夫红茶初制、精制清洁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加工生产线,实现了工夫红茶加工技术的重大突破,祁红自动化加工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截至2015年年底,全县茶园面积达17.5万亩,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等“三品”认证茶园面积11.6万亩,占全县茶园总面积66.29%。
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
“筑基石”与“走出去”
在我国茶史,尤其是红茶史中,祁门红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和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,古今圣贤也曾为其留下了“牯牛降上幻迷雾,雾里祁红天下奇”“祁红特绝群芳最,清誉高香不二门”等诗句。
“百年祁红的生命力就是它独树一帜的品质特点”,祁红在工艺与品质方面仍然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代表,“滋味甘醇,高香持久”是祁红的标签。2010年~2015年,“祁门红茶”品牌连续6年入选“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”,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十强的茶叶公用品牌,并荣获“2015中国茶叶最具传播力品牌”。两条“祁红精品茶旅路线”入选“2015中国十佳茶旅路线”,开启了祁红茶叶与祁门旅游文化结合的有益尝试。
茶产业大发展,离不开更具活力的茶企。祁门县大力扶优扶强、培育壮大本土企业,同时借力发展、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建设,茶叶企业由2010年的200余家发展到目前的330余家,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。将茶叶和文化紧紧结合,逐步培育茶旅结合新型生态产业;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尝试祁红产品创新,在祁红新产品、新技术等方面共申请注册专利40余项。
祁门红茶协会第二届第四次会员大会
祁门红茶有着天然优质的产区生态条件、传承良好的特色工艺、百年不衰的海内外声望,以及广为茶人喜爱的独特产品品质。
祁红产业发展局局长范典苍介绍:“目前,祁红产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富民之路。下一步将继续以卓越的产品为基础,通过传承创新、规模投入、营销驱动的方式,在壮大发展的同时,为产业升级提供助力,持续地探索和实践振兴祁门红茶的发展道路,让祁门人早日实现因茶而名、因茶而富、因茶而强的茶业强县目标。